新聞引用 聯合新聞網/蕭韻純

台灣房屋智庫針對2013年雙北主要行政區公寓及大樓產品價差(價差=大樓-公寓;價差比=(大樓—公寓)/公寓)進行統計,發現在信義區、林口區、三峽區的大樓、公寓產品價差比約五成。對預算有限的購屋者而言,在這三個行政區買公寓相對划算。

根據台灣房屋智庫統計,北市大樓比公寓每坪貴14.6萬,約31.1%差距;新北市大樓比公寓貴4萬元,差距14.9%為北市一半。從行政區來看,台北市以信義區公寓、大樓產品價差比居冠,為49%,每坪相差26.6萬元;其次為萬華區45.3%。

台灣房屋智庫研究員洪佩君分析,信義區有豪宅聚落拉抬大樓單價;而萬華區則因為開發最早,屋齡老舊者眾,且南萬華尚未有捷運利多加持,近來雖已見補漲,卻多補在大樓產品身上,公寓價格仍在「3」字頭。

新北市方面,公寓和大樓單價差多在10萬元以內,只有板橋11.7萬元較高。價差比例最高的地區落在林口57.5%,其次為三峽54.5%,分別有一坪8.8萬元及7. 8萬元的落差。

洪佩君指出,林口近年來公共建設與開發案持續進駐,交通和產業的利多灌注之下,新推案件開價持續走高,是導致大樓和公寓價差日遠的主因。三峽地區儘管三鶯線的開發屢屢延宕,卻因為有北大園區的造鎮活動,以藝術人文氣息包裝出新的大樓聚落,近兩年以來大樓房價幾乎以倍數成長,也拉開與舊公寓的價格落差。

另外,根據統計,北市中山區、及新北土城區大樓和公寓價差比最低。在中山區大樓、公寓兩者價差比不到一成,洪佩君認為,中山區交易量相當龐大,去化速度也最快;尤其松山線通車在即,雙捷運交會點創造出絕佳的地段,因此沖淡了房型差異所帶來的價格落差。

洪佩君說,土城地區新推案數量較少,主力產品以公寓和華廈居多,雖然捷運周邊已出現「4」字頭以上的補漲行情,但公寓選項仍然廣受民眾所接受。

她建議,購物者在上述兩區購屋時可多考慮大樓產品。



 

♥台灣房屋-新竹粉絲專頁♥

 

新聞引用 聯合報╱記者沈婉玉

不動產持有稅過低,助長囤房炒作風氣,立委孫大千、李應元提案修房屋稅條例,增「囤屋條款」,預計周三(23日)審查。財政部長張盛和昨天鬆口表示,若地方拉高持有稅有困難,中央修法「也是一種辦法」,但要研究如何落實打囤房。

張盛和明天也將與台北市副市長張金鶚會面,外界矚目「雙張會」端出「打房大菜」。張盛和說,雙方希望合作推動不動產稅制合理化,但張金鶚並沒有先「預告」要討論什麼內容。

對於房屋稅過低受質疑,張盛和說,目前房屋稅條例,規定住家用房屋稅率最高2%,其中自住的房屋稅率優惠為1.2%。可是地方政府卻沒區分自住與非自住,通通只課1.2%,不符賦稅公平,造成囤房問題。

張盛和說,調高非自住房屋稅稅率的權限在地方政府,但因需議會通過,難度較高,孫大千、李應元等立委提案中央修法,直接在房屋稅條例加入囤房條款,財政部也不反對,但需進一步研究。他舉例,囤房要如何認定,就是一大問題。

李應元指出,房價過高造成貧富差距拉大,使得社會不安定,中央可以做的部分,就應該先來逐步推動,因此提案修法,直接將非自住的房屋稅稅率最高拉到3.6%,來抑制囤房。

李應元指出,拉高持有第二戶以上、非自住的稅率,對一般自住民眾影響不大;稅基由各政府評定,既可兼顧城鄉差距,增加稅額也不多。

孫大千則指出,房子是必需品,且供給量有限,囤房會讓有需要的買不起、買不到。

孫大千提案對囤屋加重課稅,一般民眾仍享有低稅率,但將囤房的成本適度提高。不過,孫大千認為,一人一戶不算囤房,持有戶數超過家庭成員人數才算囤房,以縮小打擊面,避免衝擊過大。

 

 

買賣不動產及投資理財規劃

請洽台灣房屋-新竹直營店

03-5351989

新竹市中央路200號

 

♥立刻前往台灣房屋官網♥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台灣房屋-新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